tatskg@163.com 0538-8937668

行业新闻

全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“强市名城"建设综述
中华泰山网    2010/9/16 9:57:40    2386

   时代潮流,发展为本;科学发展,人才为先。
   近年来,从自主研发航天特种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到国家“863”计划高性能永磁材料投产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完成;从宁阳蔬菜种子搭载“神七”顺利上天到泰山方特欢乐世界、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,无不凝结着全市广大人才的智慧与心血。
   “士者,国之重器”。人才关系事业兴衰,影响发展全局。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、最有潜力、最可依靠的优势。
   市委、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,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,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坚持贴紧中心、贴近需求,实施系列化人才工程,引导各类人才在建设经济文化强市、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生动实践中施展才华、建功立业。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,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  队伍不断壮大  作用不断增强
   坚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,着眼于扩充人才总量、提升人才质量、盘活人才存量、优化人才结构,一手抓培育、一手抓引进,一批批创新之才、创业之才、创优之才不断涌现。
   截至2009年底,全市人才总量达到57.9万人,约占全市人口总量的10.4%。在这支庞大的人才队伍里有两院院士18名(均为驻泰高校人员),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、二层次人选10名(均为驻泰单位人员),泰山学者17名(本市1名)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0名(本市51名),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8名,管理期内的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4名,省、市首席技师120名,省、市有突出贡献技师142名。
   功以才立,业由才广。坚持服务科学发展,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把人才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。“强市名城”建设深入推进,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,为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搭建了广阔舞台;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,人才作用的不断发挥,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后劲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完成生产总值、地方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.5%、27.3%和22.7%。

   坚持高端引领  实现齐头并进
   坚持把“人才强市”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凸显出来,以发挥人才效能为核心,以创新项目载体为手段,精心组织实施系列化人才工程,以突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,对人才资源进行系列化配置、项目化运作、整体性开发,统筹推进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。
   着眼于繁荣发展“三大产业”,全市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“1234耕耘计划”、“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百千万培训工程”、“首席技师带动工程”和“文化旅游人才双带动工程”。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,着力培养1万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、2万名经营管理人才、3万名种养能手、4万名能工巧匠,完善以农广校和各类农业技术学校为骨干,农技推广机构、农业科研院所、农业大专院校为补充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服务体系,在全市招标确立了39家培训机构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承担单位。在加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,推进实施“百千万培训计划”,提升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现代经营管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,先后组织8期350余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到美国、德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培训,200余人到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参加高级工商管理培训。建立“首席技师”评选制度,目前,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70290名,我市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比例列全省首位。结合建设“强市名城”实践,通盘考虑旅游和文化两支人才队伍建设,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,“以项目引进带动人才引进”、“以项目开发带动人才开发”。去年以来,全市共开工完成文化旅游产业项目66个,引进深圳华强、北京阳朔帅元策划、无国界国际影视传媒等知名创意团队,带动发展起一大批文化旅游人才。
   着眼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实施“拔尖人才培养工程”、“岱下英才培养工程”和“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推进工程”。对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,两年一评,管理期四年;每年组织出国培训、休假考察,定期开展学术交流、技术咨询。市财政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资助160名“岱下英才”,推荐承担或参与市以上重大科研、技术攻关项目。为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,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物,全市启动实施了“优秀科技创新团+队推进工程”。泰安市农科院“小麦育种与高产技术研究”创新团队,由国家超级小麦育种课题组和省“超级小麦育种协作攻关”课题组主要成员担任带头人,先后承担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,育成超高产、优质小麦新品种5个。全省推广面积达到1600万亩,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31%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,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,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。目前,全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5家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,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,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处,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,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个,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。
   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实施“泰山社工建设工程”。围绕打造“泰山社工”、“泰山义工”两大品牌,开发岗位、选配人员、强化培训、创新机制,形成了覆设市、县、街道、社区的“四级管理网络”。目前全市社会管理和服务机构共有7563个,从事社会工作人员达到36451人。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协调社会关系、化解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稳定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。

   创新体制机制  营造良好环境
   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…
   体制机制的系统化、人才环境的最优化,是人才作用发挥最大化的基础前提,是人才工程效益发挥最大化的可靠保障。近年来,全市各级各部门适应形势任务发展要求,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,以改革的精神,创新的思路,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,不断优化发展环境,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。
   市县两级党委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,认真履行管宏观、管政策、管协调、管服务的职责;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,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;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既立足部门特点,分类打造各类人才队伍,又密切协作配合,整体开发人才资源。工作中坚持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资源”,不断调整充实力量,明确职责目标,健全完善工作例会、调度通报、重大事项报告等相关制度。统分结合的领导体制和配套完善的运行机制,保证决策迅速、责任明确、协调高效、落实到位,初步形成了“党委统一领导,组织部门牵头抓总,有关部门各司其职、协作配合,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。制定完善加强人才工作的《意见》和加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、高技能入才、农村实用人才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《意见》等一系列规定,注重从人才培养开发、评价发现、选拔使用、流动配置、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、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,使人才工作逐步制度化、规范化。落实人才投资优先保障原则,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,为各类人才培养、开发、引进提供了物质保障。
   “国有贤良之士众,则国家之治厚”。人才工作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!让我们团结一心,推进实施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开创一个依靠人才支撑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天地。
 

Copyright©2017 泰安泰山控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设计维护:泰安开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